12月20日,全市推进“互联网+教育”应用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开放日在市实验中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作用,不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当天,市教育局副局长郎冬岩,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聂双羽,市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心领导班子,市教育学院高中部主任及初中相关学科教研员,县(区)进修学校副校长及电教部主任,市直和东辽县初中学校分管副校长及相关学科教师,30名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在主会场参加了活动。同时,东丰县初中学校分管副校长及相关学科教师在分会场通过“云直播”方式参与了活动。活动中,参会人员共同观摩了市实验中学历史学科和数学学科的“互联网+教育”应用展示课。
历史学科教师陈琦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中华文明的起源》,通过同步课堂,实现了市实验中学、市第四中学、市农村实验中学、东丰县黄河镇中学四所学校学生异地同上一节课,共同探究良渚、牛河梁和陶寺遗址,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让与会领导教师既感叹“互联网+教育”应用于教学的神奇,也对她的教学设计赞叹。
数学学科教师闫峰讲授九年级上册《23.1.1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他通过“大风车”歌曲视频导入,从生活中的旋转联系到数学中的计算,再拓展到全等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识,充分调动四所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整个学习过程张弛有度。与会人员看到“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后,市教育学院教研员金鑫和兼职教研员温智强分别对这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教研员们对两位教师在“互联网+教育”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开放日活动上,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孙菲、市第四中学副校长陈亚军就各自学校在“互联网+教育”应用和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教育教学成果作经验分享。东丰县沙河镇中学教师王元柳从农村学校的角度,畅谈了“互联网+教育”在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及教师队伍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聂双羽在总结讲话时,强调各学校要同频提升,推进集团化办学落到实处;强化培训,促进教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常态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高效提升,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本次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市各学校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还为推动“互联网+教育”应用及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义务教育将实现更加优质均衡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